(通讯员 赵阳平 郭小玉)12月8日,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实践总结活动暨“实践青春”主题分享活动在北京建筑大学举行,我校“重温丝绸之路壮举·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一带一路’十周年中外学生实践团”作为优秀实践团队代表受邀在活动上分享他们的实践故事。
来自贝宁的大明、保加利亚的贝甜和印度尼西亚的冯巧平以“重温丝绸之路·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展开,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分享给大家。
贝甜讲述实践队来到丝路之源的陕西石泉,分享了“鎏金铜蚕”赓续两千多年的古老丝路,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传递丝路精神的故事。
大明以问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为什么取得成功?”,引出“这还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讲述西安事变纪念馆里的文件和图片生动地呈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博大胸襟,并感慨通过参观实践团从百年党史中感悟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使命。
冯巧平分享到一带一路十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用他们的创新技术影响世界。展示了实践队在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参观智能展区、无人车间、重点实验室,以及企业将技术和装备应用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故事。“中欧班列”、“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张张图片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世界发展、共担繁荣使命的大国担当的故事。
最后,三位成员表示他们将化作一枚枚“金蚕”使者,把丝路故事和丝路精神讲给世界听,做“一带一路”的推动者、建设者和传承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外实践团的实践分享得到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和全国社会实践团队代表的一致好评。实践团代表纷纷表示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他们收获了很多,通过和其他四位受邀分享的团队交流,他们了解了中国山海协作推进共同富裕、高校科研助农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石榴籽·润边疆”的民族团结,以及守护乡愁助力传统村落发展的实践故事等,是一次难得的实践学习机会。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结合教育部、团中央有关要求,在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8月9日至12日,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学生、中国学生和长安大学国际学生组成一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外学生实践团”,18名实践团成员分别来自中国、俄罗斯、阿曼、巴基斯坦、肯尼亚、约旦、贝宁、摩洛哥、孟加拉国、保加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赴西安,以“重温丝绸之路壮举·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设计了探丝路源点“跨越千年见证”、观红色纪念馆“探寻成功密码”和看中国企业“共担繁荣使命”三大专题开展实践活动。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教育部主管期刊《神州学人》“一带一路”十周年特刊《丝路之光》报道了我校暑期中外学生实践活动。
近年来,我校坚持政治引领,增强实践育人内涵,完善实践育人体制机制,提升实践育人质量,教育引导国际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中国国情民情,讲述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故事,国际学生实践育人改革成效显著。下一步,我校将继续不断探索聚焦融入融合、守正创新,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厚植“一带一路”民意基础,引领国际学生在实践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了解立体真实的中国,为新时代高校写好国际学生实践育人贡献地大方案。
据悉,2023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力求在影响力、覆盖面和育人成效方面取得更多实打实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