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校友

首页 > 其他栏目 > 留学生校友 >  正文

夏瀚:从留学生到专业课教师的优雅转身

发表日期:2019年12月10日点击量:发表者: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徐燕 通讯员赵阳平 罗金刚)夏日的桂林秀丽如画,雨水丰沛。在桂林理工大学的校园里,一位30岁、浓眉深眸、满脸络腮胡的小伙子,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小伙子叫夏瀚,他性格开朗,中、英文流利,来自巴基斯坦。

  2017年9月,夏瀚在顺利完成我校博士学业后,来到美丽的“榕城”桂林,成为桂林理工大学首位专业课外籍教师,一时在该校引起轰动。

 


我校教师前往桂林理工大学看望夏瀚

  “与中国结缘是一生最明智的选择”


  夏瀚巴基斯坦名为Asfandyar Shahab,来自巴基斯坦一个律师家庭。在夏瀚上小学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把家从农村伦德赫瓦尔(Lundkhwar )搬到城市马尔丹(Mardan)。受父亲影响,夏瀚的4个兄弟姐妹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2013年7月,夏瀚在巴基斯坦国内完成给排水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业。在了解到“一带一路”以及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学生来到中国求学的事实后,夏瀚感到:机会来了!他毅然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成功申请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中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2013年9月,夏瀚满怀憧憬来到武汉,成为我校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博士留学生,从此与中国、我校结下一世情缘。


  “中国发达安定的环境、中巴的传统友谊,都是我喜欢中国的理由。”6年后,夏瀚这样向记者讲起当初的决定。他表示,来到中国读书、工作,是他一生做出的最明智选择。      


  “在地大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学习经历”


  当夏瀚第一次踏上中国,深深受到震惊,中国远比他想象中发达,科技、交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发展远远超出他的想象。在了解到我校的学科排名后,他再一次受到震撼。如何在人才济济的地大学到真本事?作为家族中唯一一个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夏瀚暗下决心:迎难而上,一定要为家族争光,为国争光!


  刚来中国时,夏瀚有着种种不适应。他完全不会说中文,上课时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跟同学们也都没法交流。”语言关成为他面对的第一个难题。于是,他拿出所有时间,天天听、天天练。慢慢地,他发现能听懂汉语了,通过连比带划,也能和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了,对汉语产生了浓厚兴趣。


  克服了语言关后,夏瀚开始琢磨着怎么融入导师祁士华教授的研究团队。他天天泡在实验室,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导师和师兄弟请教。夏瀚至今记得导师指导他的每个细节,有一次,他来到教室的时间是8时01分,祁教授不让他进教室,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过。多少个深夜,他成为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留学生。

24BC5

夏瀚与导师祁士华教授

  夏瀚的勤奋刻苦同样落在祁士华教授眼里。在导师的指导下,夏瀚开始撰写专业论文,参与各种科研课题,与师兄弟一起讨论专业难题,在国际教育学院老师的无私帮助下,他学会解决各种问题,并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让夏瀚感到自豪的是,在短短3年半的时间里,他不仅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学业上也取得累累硕果,顺利取得博士学位,成为家族第一个博士。在导师的推荐下,凭借优异的专业成绩,他更是顺利求职桂林理工大学,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外籍专业课教师、我校第一位在国内高校任职的巴基斯坦学生,而中国也成了他实实在在的“第二故乡”。


  “我喜欢中国,我以母校为傲”


  2017年,中国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得更加开放和宽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和生活。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不断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规模,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据统计,截止目前,我校留学生总数近1200人,来自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人数达80%以上,2019年有150人顺利毕业拿到学位。


1C2EC

夏瀚在桂林理工大学给大学生上课

  成为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助理教授后,夏瀚每天忙于教授本科生《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同时指导两名中国研究生。他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当当,还不时为学校接洽前来交流的外国学者。


  在开展繁忙的教学工作同时,夏瀚不忘导师的谆谆教诲:趁年轻,沉下心,多出科研成果。他努力克服异国他乡的孤独,一头扎下去,在短短两年时间发表了5篇SCI论文,另外还有几篇在审稿中,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申请。他的踏实努力赢得了中国同事的普遍认可,记者看到,他和同事交谈友好亲切。他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工作环境、科研团队、先进的实验设备等,在这里只要科研做的好,都会被尊重,这一点和巴基斯坦完全不一样。”对于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他风趣地说:“有问题,找同事。

1C021

夏瀚在桂林理工大学的家里

  “母校给了我很多光环,每当有人问起我的母校,我都觉得很骄傲。”近年来,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巴两国在能源、交通、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使两国人民普遍受益。在接受采访时,夏瀚神情认真地告诉记者:“我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我更希望自己发挥才能,更好地发展,成为中巴交流合作的桥梁。”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