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首页 > 党群工作 > 正文

学习党史·走进黄梅

时间:2021-10-07 作者: 编辑:罗金刚 浏览量:


学习党史·走进黄梅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小镇从此走向世界


(通讯员:赵阳平  摄影:宋巍)10月6日,我院来自贝宁、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巴基斯坦、俄罗斯、几内亚、刚果(金)等国际学生受邀参加由中华慈善总会在黄梅东山小镇举办的“东山小镇慈善文化日”公益活动。

黄梅东山小镇是全省首家非遗文化展示体验基地,此次活动我院师生篆刻作品在东山小镇东山书院书画展厅同其他艺术家的书法、国画等作品共同展出,我院师生篆刻作品共有30余幅印屏和50余枚印章,以百年党史为主题的篆刻作品15幅,以佛教心经、论语、百家姓等为主题的篆刻作品20余幅。我院篆刻艺术国际学生代表在印屏作品前不亦乐乎地忙着给参观者介绍自己和同学的篆刻作品。这些世界级文化瑰宝给参观者以震撼,国际学生头头是道的讲解让参观者感受到我们的文化自信,师生印石展示更是给参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活动现场,我校莫桑比克籍莫德、巴基斯坦籍哈瑞德、俄罗斯籍艾米莉同我院《中国篆刻艺术》课程宋斌教授,师生共同篆刻“东山小镇”、“走向世界”、“乡村振兴”三方印章赠送给主办方。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徐镱轩为“宋斌教授·东山小镇篆刻文化工作室”揭牌,并接受作品捐赠,他说,感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学生参加此次活动,感受中国乡村振兴,并以印为信,预示东山小镇的文旅通过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愿世界和平,共同富裕。

篆刻“乡村振兴”印章的莫桑比克籍莫德,他很兴奋参加这次活动,他说这次活动让他对中国的乡村振兴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有了更新的了解,他还说莫桑比克每年面临较大粮食缺口,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就是中国的“致富经”扎根莫桑比克的项目,这个项目提高了他们国家当地人的收入水平和解决了粮食缺口的问题。

一曲人文经典,千载诗画黄梅,黄梅戏,从这里发源,风靡天下……”。黄梅戏剧院表演的黄梅戏,我院贝宁籍王强等表演非洲鼓的《一带一路》、情歌王子深情演唱的英文歌,抗疫“钢铁侠”队长贝宁籍大明演唱的《我相信》,大明说,“这是我向中国人民表达感情的方式,我相信中国人团结在一起的正能量是非常强大的,在我的表演中,我从当地人的眼里看到了爱的热情,他们听到外国人唱中文歌的热情,他们的祝贺让我再次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他们没有把我们这些外国人当外人。”

他们共同在黄梅大戏台上演了一场中外合璧,异国风情的表演。活动结束后,主办方为全体国际学生颁发公益活动参加证书。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中表示,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我院以回信精神为重要遵循,开展一系列党史教育活动,如:组织国际学生聆听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先进个人讲述他们的扶贫故事,参加社区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到红安、延安等地进行红色教育、参加我院与乡村的党支部“结对子”活动、到中国的山区支教同时感受乡情民情等,通过创新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领我院国际学生从更加了解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从而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