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罗文旭、刘小舟)2021年10月17日,中国非洲研究院主办的“首届非洲留学生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是“我们是非中友好的传承者”。论坛包括开幕式和致辞、主旨演讲、分组讨论《非洲留学生倡议书》(征求意见稿)、讨论总结汇报和闭幕式四个时段。我校师生代表共7人同来自喀麦隆、尼日利亚、南苏丹等非洲国家驻华大使和外交官,以及来自喀麦隆、尼日利亚、肯尼亚等36个非洲国家在华留学生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新闻媒体朋友近百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非盟驻华使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帕纳(左四)与我校师生代表合影
我校“钢铁侠”志愿服务队队长、贝宁籍留学生大明作为嘉宾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主持分组讨论。他在致辞中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现在中国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作为非洲留学生,我们要与中国青年一道,相互促进、深化友谊、共同发展,为中国、非洲和世界的进步和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去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国际留学生组成了“钢铁侠”志愿者团队,积极投入到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队伍当中。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非洲留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更深深体会到中国人民不惧艰难险阻、与世界各国人民同舟共济的坚定决心。非洲留学生要“不忘初心”,牢记自己赴华学习的动力和使命,努力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并把中国经验带回非洲。作为非中友谊的桥梁和使者,非洲留学生要不辱使命、追求卓越,只有在工作和学习中追求卓越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会议现场照片
我校“钢铁侠”志愿服务队队长、贝宁籍留学生大明作为嘉宾在开幕式上致辞
我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谢薇、学生会执行主席杨熙、“钢铁侠”志愿队队员、马达加斯加籍博士生宋多喜参加论坛并在分组讨论环节作为中外学生代表发言。
谢薇表示,从世界第一峰到蛟龙号,地大学子深耕大地、深耕海洋、能源报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奋斗青春力量,向着“美丽中国,宜居地球”的目标锐意进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为建立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再此呼吁中非青年携手深耕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支持并竭力实现中非能源转型,一同奋进“碳中和”新时代。
我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谢薇同学在分组讨论环节发言
杨熙在发言中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洲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非洲朋友到中国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同胞到非洲去。我国一方面鼓励毕业生到非洲创业发展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也大量接收非洲留学生为非洲培育精英人才。双方的学子们始终秉承真实亲诚理念日渐成长为中非经贸、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分别视非洲和中国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真正做到了中非人民一家亲。希望未来咱们中非各国青年学生都能厚植家国情怀,树立世界眼光,饱含人类关切,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我校学生会主席杨熙同学在分组讨论环节发言
我校马达加斯加籍留学生宋多喜参加分组讨论
中非青年在分组讨论中畅所欲言,为首届非洲留学生论坛和非中关系的未来发展发表了真知灼见并达成了广泛共识:非中青年将携手同行,共同促进非中文明互鉴和人文交流。中国非洲研究院为非中青年交流搭建了坚实的平台,首届非洲留学生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非中青年之间建立可持续平等对话机制拉开了新帷幕。
会议还通过了《非洲留学生倡议书》(征求意见稿),倡议书呼吁非洲留学生要努力做非中友谊的贡献者、传承者和践行者,为早日实现非洲人民团结振兴的“非洲梦”,为非中人民友谊在这一代青年人中传承光大而行动起来!青年代表着未来,犹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非洲留学生要用自己的热情、爱心、奋斗和自律,续写新时代非中友谊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