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丽欣 董夏)日前,紫金矿业集团中国地质大学国际学生招聘会的结果公布,我校Koua Kadio Aka Donald 、Warda Khalid、Hassan Nasir Mangi等16位国际学生被成功录用。
紫金矿业招聘宣讲会现场
紫金矿业集团招聘面试现场
紫金矿业集团是以黄金及基本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为主的高技术效益型国际矿业集团,中国500强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矿产金生产企业、中国第三大矿产铜和六大锌生产企业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这样一个拥有强大实力背景的集团录用让留学生们感到激动,他们分享了自己在地大留学的时光并表达了对中国和学校的感激之情。
来自坦桑尼亚就读于地质工程专业的Alvin K.Mulashani(中文名:穆拉沙)和来自尼日利亚就读于矿物学专业的Victor Ikechukwu Vincent(赵文胜)在地大留学期间发表了T1及T2级别高水平论文。
穆拉沙说:“我很感谢坦桑尼亚和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这让我能够在这所让人向往的大学里丰富自己,我也很感激中国政府的奖学金支撑了我攻读博士学位。能被紫金矿业这样一个优秀的跨国集团录用是我的荣幸,我期待着能够继续在这个伟大的国家发挥我的余热。”
穆拉沙在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
赵文胜赞扬了地大的学术氛围:“地大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研精神让我敬佩,正是这样的氛围让我有了在压力下前进的动力,这所大学为学生们提供了方便舒适的科研环境,在这里我学到了严谨与实事求是,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人。”
赵文胜在做学术报告
来自科特迪瓦的Lenikpoho Karim Coulibaly(中文名:康黎明)就读于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他说:“中国地质大学让我的前途一片光明,在这样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学习是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在表达对母校的感恩时,他说:“在地大攻读博士学位之后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我很感谢地大给我的求学机会以及为留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
康黎明(右二)和老师们
来自尼日尔的Hadjara Zataou(中文名:哈佳娜)本科和硕士都就读于地大石油工程专业,目前在资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她对地大有着深厚的情感,她说:“地大是我的第二个家,这里的老师和同学给了我无穷无尽的温暖。在中国留学的几年里,我增长了很多见识,逸夫博物馆里面的化石让我好奇,东湖美景让我流连忘返,各有特色的城市和乡村让我向往,善良的人们让我感恩。在这样一个高水平大学学习是我的荣幸,我很感恩我的导师谢丛娇在我人生困难的时刻为我指明方向,也感恩院领导为我们提供的就业机会。”
哈加娜(右一)和导师谢丛娇教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Mohamed Musa Altayib Ibrahem(中文名:马扬)来自苏丹,当得知自己被紫金矿业集团录用时,他感到震惊与兴奋。他说:“在地大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经常会一起头脑风暴,我很享受那个过程。”经历了新冠疫情的马扬对中国的认识更加深入,他表示:“在疫情期间,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让我觉得震撼,我也非常感谢学校与政府对我们国际学生无微不至的帮助,这让我很感动。现在,又是这个学校的帮助,让我获得了工作的机会,我会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希望自己可以为这个伟大的国家做些贡献。”
马扬(左二)和同学们
来自卢旺达就读于土木工程专业的Umubyeyi Nadine(中文名:叶欣怡)则表达了对自己的导师的感恩:“张明老师在学习上给了我细致的指导,在生活上给了我力所能及的关怀,没有他的帮助,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不可能被这样一个优秀的集团录用,是老师的帮助让我有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叶欣宜(左一)在参加学校活动
来自巴基斯坦的Warda Khalid(中文名:小米)就读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她说:“我选择地大是因为它在环境科学领域拥有着很高的声誉,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很好的满足了我的兴趣。我很享受在地大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交流,聆听经验丰富的老师分享他们的智慧与经验。”谈到被紫金矿业录用时,她激动地表示:“我有幸被这样的集团选中真是难以置信,我永远感谢地大带给我的一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还为我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我将发扬地大精神,做好传递中巴友谊的使者。”
小米参加“中巴建交七十周年”庆祝活动
据悉,被录用的地质等相关专业的国际学生,将从事本专业工作;油气等其它非相关专业的国际学生,将从事办公室综合管理岗,含人事行政、翻译等。已经毕业的国际学生2022年3月份可入职,应届毕业生会在2022年7、8月份入职。祝福十六位国际学子能够用自己所学为中国和自己国家的发展贡献出新的青春力量!